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5月17日下午,理学院在墨染书院举办“青春对话劳模”劳动教育专题“思政大课堂”活动。活动邀请福建省劳动模范、厦门市劳动模范、晏卫根创新劳模工作室负责人晏卫根教授,厦门市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海燕教授、谢加良教授与理学院师生开展座谈交流。
师生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成长经历,畅谈对“自找苦吃”的感悟。晏卫根寄语青年:年轻人只有学会主动“找苦吃”,切实做到“自讨苦吃”,才能培养出敢于担当、独当一面的素质。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把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国情怀,练就才干本领,才能在火热的实践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陈海燕指出,青年人要有想法,制定中长期规划,并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坚持不懈地去实现目标。谢加良表示,青年人要有激情,对待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的心态,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和价值,才能快乐工作,快乐生活。三位老师结合各自岗位,分享心路历程和奋斗经历,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劳模的新形象,让劳模工匠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让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接地气。
开展劳模工匠进学生社区活动,是高校青春思政课的创新之举,更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以劳模工匠精神号召全体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同学们表示,要学习身边的楷模,珍惜时光、学有所成,依靠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文/图:杨敏/编辑: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