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水产学院“不负蛸华”实践队在王艺磊教授带领下考察黄屿坡中华蛸育苗场。
在育苗场,莆田市水产研究所朱友芳研究员和张建明副所长热心带领实践队参观中华蛸亲蛸繁育和育苗过程,讲授中华蛸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张副所长骄傲的说:“目前共有20口蛸种育苗池,每口池子可以育5至10万尾苗,近两年来已经成功育种11万尾”。在朱友芳研究员向团队介绍黄屿坡育苗场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中华蛸最适温度在23℃至28℃,低于23℃苗种不长,超过28℃就会造成苗种死亡。张副所长鼓励同学们大胆学习研究创新,将来培育出新的产品带动养殖户增产增收。经过考察,团员们受益匪浅。成员陈张跃说:“这次参观对我来说是一节十分生动的实践课,让我对中华蛸的认识不再拘泥于书本,对中华蛸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希望以后能为育苗贡献更多力量”。
据了解,近年来,中华蛸已成为头足类中最受关注的养殖对象和研究热点,在中国闽、粤、港、澳、台地区及日本、韩国等地均十分受欢迎。中华蛸对养殖环境有高度的适应性,且分布广、肉嫩味美、蛋白质含量丰富、含脂量高、可食用部分平均占比可达95%。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营养价值高。

(文:张艳娇、陈张跃、尹茜宁/图:水产学院/编辑:宣传部)